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一周慈善捐贈
過半網友認可抗疫期間慈善組織的表現
益數字
圖片新聞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0年03月1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過半網友認可抗疫期間慈善組織的表現

    1.你對抗疫期間公益慈善組織的表現滿意度如何?

    A.滿意 55.02%

    B.一般 34.03%

    C.不滿意 10.95%

    2.疫情期間,你在選擇慈善組織時更看重以下哪一點?

    A.公信力 25.07%

    B.透明度 54.73%

    C.組織規(guī)模 11.54%

    D.工作效率 8.66%

    3.捐贈之前,你會通過什么途徑判斷慈善組織的可信度?

    A.瀏覽新聞資訊 31.94%

    B.朋友或同事推薦介紹 22.89%

    C.登錄官網,主動查看公示信息 27.66%

    D.直接通過支付寶公益、騰訊公益等平臺 17.51%

    新冠肺炎疫情自暴發(fā)以來已經持續(xù)一個多月的時間,波及范圍廣,影響周期長,始終牽動著國人的心。此次疫情屬于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戰(zhàn)勝疫情需要政府部門的主導,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

    慈善組織作為社會慈善事業(yè)的踐行者,具備大眾性、公共性、自愿性、民間性等基本特點,同時,在長期從事公益工作的過程中,專業(yè)能力和經驗積累也得到充分鍛煉。可以說,加入抗擊疫情的隊伍符合其成立宗旨,也與其專業(yè)特長所契合。

    疫情暴發(fā)后,慈善組織第一時間做出響應,紛紛開展社會救助活動。1月26日,民政部發(fā)布《民政部關于動員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廣泛地動員社會慈善力量,倡導各級慈善組織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依法有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不過,伴隨著社會捐贈活動的激增以及物資分配工作的暴漲,社會關注度也如約而至。緊接著,社交媒體上也出現了一些質疑公益慈善組織工作的聲音。

    為了更好地規(guī)范慈善組織開展活動,民政部于2月14日再度發(fā)布公告——《慈善組織、紅十字會依法規(guī)范開展疫情防控慈善募捐等活動指引》,強調法律法規(guī),重申工作細則。

    誠然,在抗擊疫情的整個過程中,慈善組織在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調配救援物資、反饋社會民意和彌補政府力量等方面發(fā)揮了顯著作用。而且,即使在疫情之后,也需要慈善組織積極開展服務工作,協(xié)助解決部分“后遺”問題。

    每一次突發(fā)公共事件的發(fā)生都考驗著我國公益慈善事業(yè)的現狀,推動著公益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毫不例外。面對疫情,慈善組織要意識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要正視此過程中受到的公眾質疑和暴露出來的若干問題。

    為了更好地了解公眾對抗疫期間慈善組織表現的態(tài)度,也為了知曉公眾認識公益慈善組織的主要途徑,《公益時報》聯合問卷網推出本期益調查——疫情面前,慈善組織的表現,你還滿意嗎?

    截至3月5日,該調查共得到1005名網友反饋。調查結果顯示,有55.02%的網友對抗疫期間慈善組織的表現表示滿意,34.03%的網友認為慈善組織的表現一般,僅有10.95%的網友明確表示不滿意。

    這一結果表明,雖然網絡上有不少質疑公益慈善組織的聲音,但整體上,公眾對此次抗擊疫情中公益慈善組織的表現比較認可。

    疫情期間,公眾捐贈時是如何選擇慈善組織的呢?54.73%的網友表示最關注的慈善組織的“透明度”;25.07%的網友表示更關注慈善組織的公信力;11.54%的網友會考量慈善組織的組織規(guī)模;8.66%的網友表示會關注慈善組織的工作效率。

    在捐贈或者參與活動之前,公眾又是如何判斷一個慈善組織的可信度呢?通過問卷結果分析發(fā)現,31.94%的網友通過瀏覽新聞資訊來了解信息進行判斷;27.66%的網友表示會主動登錄官網,查看公示信息;22.89%的網友表示會信任經朋友或同事的推薦介紹;17.51%的網友表示會通過支付寶公益、騰訊公益等第三方平臺的信息進行判斷。

    網友留言:

    Vonvonmay:對于慈善組織,做的錯的要給予批評,做的對的也要表揚。切不可全盤肯定,更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

    翻著白眼聽忐忑:實現慈善組織的透明度需要立法跟進,尤其要規(guī)定相關人員承擔公布虛假信息的責任。

    凡人多煩事:選擇一家可信任的慈善組織太難了,網上的信息都不知是真是假。

    小梨子_喝粥:如果所有的慈善組織可以公示物資分配過程,我相信大多數人會非常愿意助力慈善!

    截至3月9日10時

    ■ 本報記者 隋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