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ESG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上市央企ESG信披提速“交卷”
中國城市碳達峰、碳中和論壇召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ESG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國城市碳達峰、碳中和論壇召開
完成城市雙碳目標仍有挑戰(zhàn)

    5月19日-20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南昌市人民政府、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南昌市東湖區(qū)人民政府、中國能源研究會智彗能源與產業(yè)零碳化發(fā)展專委會承辦,“中國城市碳達峰、碳中和論壇”在南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召開。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在論壇上介紹,“城市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角,聯合國等權威機構一致認為,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75%?!边@揭示了城市減碳的巨大空間。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認為,城市能源供給雖然呈現綠色、低碳、多元、高效發(fā)展的趨勢,但城市碳達峰碳中和仍面臨嚴峻挑戰(zhàn)。 

    “城市系統(tǒng)性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缺位,給城市高質量發(fā)展帶來較大挑戰(zhàn)。城市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面臨能源增長需求與降耗降碳壓力并存的挑戰(zhàn),城市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面臨城市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不確定性挑戰(zhàn),城市面臨短期經濟增長與中長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之間平衡的挑戰(zhàn)?!笔酚癫ㄕf。

    記者注意到,如何加快城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專家們討論的議題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王文提出,當務之急就是進一步發(fā)揮金融的力量,投入到地方的雙碳工作中去。

    在王文看來,未來氣候投融資和推動碳中和,尤其是運用數字化推進碳中和,可以分三方面實行。

    一是建立協(xié)調感。通過氣候投融資建立起城市試點的數字化綠色供應鏈。

    氣候投融資試點在打造傳統(tǒng)供應鏈的綠色升級和打造新型數字化綠色產業(yè)供應鏈等方面,有較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以項目和產品為依托,根據項目的環(huán)境要求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可以推動相關企業(yè)提升與產業(yè)鏈供應鏈上下游其他企業(yè)之間材料供應、資源與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物水平等指標的環(huán)境要求。

    參與綠色數字供應鏈建設的企業(yè),將有機遇更容易獲得資金扶持與優(yōu)惠。

    氣候投融資目標下的產品選擇也將激勵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企業(yè)聯合開展綠色生產和供應的對接,實現氣候風險共擔機制。

    二是發(fā)揮創(chuàng)新性。氣候投融資推動中國金融業(yè)綠色創(chuàng)新與數字創(chuàng)新。

    氣候投融資的順利開展,有助于不斷提升金融機構進行碳核算和評估碳減排經濟效益的能力,實現金融業(yè)信用體系升級和數字化升級。

    氣候投融資對氣候變化和碳排放依賴的程度高于傳統(tǒng)綠色金融,帶動了市場化、規(guī)?;?、具備成本優(yōu)勢的金融方案的形成。

    氣候投融資下的碳核算升級,有助于借助氣候投融資工作,改善綠色金融當前的一大難點——綠色金融主要覆蓋于大型企業(yè),缺乏對中小企業(yè)或者自然人的普惠支持,從而實現以地方試點為突破口,探索新型信貸模式和結構。

    吸引和激勵金融資本參與生態(tài)價值實現市場,積極發(fā)展生態(tài)資源權益交易,完善生態(tài)價值的貨幣化評估體系。

    第三是提升落實性。完善氣候投融資下的環(huán)境信息披露體系,建立氣候投融資數據庫與項目庫,實現氣候治理的數字化。

    (據《每日經濟新聞》)